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有关双面女间谍第一季这是不是真相?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3-16

  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9日电(杨腾格尔 周新育)东风送暖,春回大地。伴随着森林里小精灵们欢快的叫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鸟的欢畅、水的潺潺、草的低吟,充满活力的春之气息涌动,铺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取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荣誉的盟市,兴安盟天蓝、草绿、水净,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富矿”。

  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在兴安盟已不是新鲜事。多年来,兴安盟持续探索“两山”双向转化途径,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实现“点绿成金”。

  采石点,曾经是乌兰浩特市高根营子嘎查村民心中的“金山银山”。随着长期的开山炸石,矿坑周边山体裸露、植被损毁、水土流失。

  犹存的12座废弃矿坑,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2019年,在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的帮扶协调下,乌兰浩特市高根营子嘎查开始绿化荒山,对矿坑采取石碴垫土、栽树复绿、深坑蓄水的方式进行全面修复,打造了神骏湾生态体验区,实现废旧矿坑的改造与重生。

  如今,矿坑蝶变,神骏湾生态体验区成为兴安盟的爆款景点“小三亚”,也成了高根营子嘎查的一扇“致富门”。

  用“金山银山”换回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个小嘎查能吃上生态旅游饭不容易,而一个旗县要念好生态文旅经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冬季的五角枫景区银霜遍地、枫叶如火,壮美辽阔的原生态吸引着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从一片无边无际的五角枫林,到现在的国家AAAA级景区,科右中旗一直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布局中。

  与风沙作抗争,向盐碱地要良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科右中旗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枫林草原”。

  这张绿色招牌给科右中旗乃至兴安盟带来了更多的名气、人气和财气。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资源,兴安盟各旗县市各展所长、各显神通,推动华侨城、中青旅等知名企业落户入驻,丰富旅游业态,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2022年,兴安盟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85亿元。

  2022年,兴安盟发布了“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域牌及其主体形象,并启动兴安盟域牌形象塑造传播三年行动计划,让“与山盟 与水盟 与兴安盟”这句推广语成为兴安盟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2022年,兴安盟粮食总产量达134.3亿斤,喜获“十三连丰”,并蝉联全区人均粮食商品量第一名。

  2022年,兴安盟畜牧业生产“九连稳”,奶牛存栏18.6万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06万头只,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

  这一项项喜人的成绩,让实现稳定增收的农牧民更加认识到:“这么多年的生态发展之路,真是走对了!”

  即便如此,对生态资源的开发探索,兴安盟从未停歇。2022年,兴安盟发布了“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域牌及其主体形象,并启动兴安盟域牌形象塑造传播三年行动计划。让“与山盟 与水盟 与兴安盟”这句推广语成为兴安盟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2022年,兴安盟粮食总产量达134.3亿斤,喜获“十三连丰”,并蝉联全区人均粮食商品量第一名。

  2022年,兴安盟畜牧业生产“九连稳”,奶牛存栏18.6万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06万头只,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

  1月14日,在2023年“市民下乡”新年购物节暨“兴乡集市”上,林区深处的野山珍品、本地优质的牛肉羊肉、颗粒饱满的兴安盟大米等农特产品纷纷亮相。精致的包装与淳朴的味道相互融合,碰撞出具有兴安特色的山水好物。

  作为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最佳养牛带”,兴安盟在好山好水中孕育出优质的农特产品,并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富民的长效之路。

  对此,科右前旗金口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杰感触颇深。“以前5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的小沙果,现在已经是年产值1.2亿元的致富果。”他说,在科右前旗30万亩的林果中,沙果种植面积占到20万亩。这几年,兴安盟把“小沙果”做成“大产业”,通过培育林果基地和林果专业村,形成了“龙头企业+林果基地+果农”的林果产业发展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兴安盟大米的核心产区——扎赉特旗,肥沃的黑土地、适宜的气候条件、绿色纯净的农田环境,成就了高品质的兴安盟大米。近年来,兴安盟以“兴安盟大米”为突破口,发展生态精品农业,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实现现代化农牧业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新林苍术、太和小米、特门郭勒有机羊、巴图查干奶制品、科右前旗草地羊……越来越多的兴安味道,在农牧民的悉心种养下孕育生长,成为“兴安产”的中流砥柱。

  2022年3月,兴安盟率先发布内蒙古首份盟市级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成果:兴安盟“生态身价”达4718.7亿元,破解了长期以来生态产品价值“说不清”“算不明”“用不上”的问题,将山、林、水等生态资源“入账”,让绿水青山有了“定价”。绿水青山有了“生态身价”,人们更加珍视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在距离阿尔山市区40公里的阿尔山杜拉尔林场深处,护林员白玉华穿行在林海中左察右看。“现在,这片林场更值钱了。”在林场工作30多年的白玉华说,“和树打了一辈子交道,从没想到这树除了涵养水土、绿化环境、卖木材挣钱之外,还能用来做碳汇交易。”

  位于兴安盟西北部的阿尔山,森林覆盖率达到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生态产品总价值量达1229.33亿元,占全盟26.05%,是一座“中国天然氧吧”和大型“储碳库”。

  近年来,“四季都很美”的阿尔山在绿水青山间求索:修复生态、建设农家乐和民宿、开发温泉冰雪,不仅让旅游业火起来了,也让人们享受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红利。如今,阿尔山成为兴安盟首批林草碳汇开发试点地区之一,将开启新一轮的生态“碳”寻之旅。

  2023年1月16日,基于GEP核算报告,兴安盟与内蒙古森工集团签订林草碳汇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兴安盟林草碳汇开发的起点,也是兴安盟“点绿成金”的重要成就。

  眼下, 雪岭冰峰、林海苍茫,进入休眠期的树木在等待下一个生长期,但推进林草碳汇的工作却一刻没有停歇。

  “为了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碳汇能力,兴安盟组建碳汇工作专班编制林草碳汇实施方案,还积极开展林草碳汇项目建设、计量监测等工作。”兴安盟林业和草原局局长耿天良说。2023年,兴安盟将在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做法,在全盟范围内全面启动林草碳汇开发,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全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兴安力量。

  据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不完全统计,兴安盟每年林业碳储量为700多万吨,在全区各盟市中排名第二。此外,兴安盟国土空间规划还有近170万亩造林空间,发展林草碳汇空间极为广阔。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