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关于虞美人·枕上发生了什么?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2-25

  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江苏产研院)展厅里,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科研人员亲切交谈的照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年前。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顶着夜色来到江苏产研院,听取研发工作介绍、了解产品性能、询问产业前景。在同科研人员交流后,习总书记指出,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四个对接”为江苏产研院实践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指明了方向。

  当时身在现场的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听取了研发工作介绍,并在成果展示区拿起石墨烯气体阻隔膜了解产品性能。“当时总书记对‘全球首套制浆造纸废水零排放成套工艺’问得很深入,当他了解到排海运行成本只有原来50%的时候特别高兴,鼓励我们要多开发这样的好技术!”

  “总书记为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开出了好‘药方’!”刘庆表示,8年多来,江苏产研院按照总书记“四个对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持续为江苏产业发展供给技术”的建院初心,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强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动优势技术成果转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紧密衔接;坚持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定位,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系列改革举措。

  苏州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第三代半导体关键材料——氮化镓射频技术的公司,这也是江苏产研院采取“项目经理制”引进团队、“拨投结合”培育落地的高科技公司之一。“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实施颠覆性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刘庆说,“拨投结合”方式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技术创新项目和团队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又保障了团队在早期研发阶段的主导权。

  如今,江苏产研院已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有专业研究所72家;与江苏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了243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拥有各类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累计衍生孵化1200余家科技型企业;转化7000多项科技成果;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在江苏产研院这片“试验田”里,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令创新成果产业化动力十足。放眼全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江苏一直蹄疾步稳、扎实前行。

  努力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江苏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四个对接”,全面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科技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必须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必须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省主攻产业科技创新,以重大任务和重大需求为“靶”,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箭”,冲锋在前。

  打胜仗需要好战术。我省深入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技攻关机制,根据不同任务类型,针对不同创新主体,持续探索“任务定榜”“前沿引榜”“企业出榜”“需求张榜”四种“揭榜挂帅”攻关模式,突破了高质量大尺寸氮化镓单晶衬底、高强高模碳纤维、高端DSP芯片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目前,我省纳米、超算、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创新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去年8月,我们‘揭榜挂帅’的项目终于结出硕果:数字振镜生产样机正式下线,企业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得益于和江苏产研院共建了JITRI-金海创联合创新中心,在这里,江苏产研院“穿针引线”般引导技术转移,实现了技术和产业的有效“对接”。

  咬住关键核心技术不松劲,江苏不断探索联合攻关新机制。2022年,省政府与科技部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2个重点科技专项,探索建立部省联动实施国家重大研发任务新机制,集聚全国一流创新资源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全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此外,我省协同沪浙皖共同启动长三角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在首批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项目中,无锡太初电子、力芯微电子、集萃清联智控三家企业牵头实施3项高水平攻关任务,项目总投入达1.8亿元,获财政资助2500万元,均位居三省一市首位。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带来底气。省科技厅牵头编制的《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清单》,部署实施了车规级芯片、EDA工具等115项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聚焦数模混合制造工艺等重点方向组织实施了87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在大直径半导体硅片、DSP高端芯片、重大装备用高端轴承钢、实时成像手术导航系统等领域开展超前部署,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全力保障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主阵地”。近年来,江苏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量质并举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4万家、跃居全国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7万家、约占全国的1/4、居全国第一。

  在江苏,企业正成为一些产业创新项目的“领衔主演”。2022年,我省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高算力芯片、新型显示、高性能碳纤维等10家创新联合体。“我们牵头组建的是‘新型显示创新联合体’,合作单位既有来自知名高校的创新团队,也有来自企业的研发团队。”苏州苏大维格董事长陈林森说,创新联合体力争破解困扰我国新型显示领域“卡脖子”问题,促进我国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何驶上“快车道”?江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着力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堵点”,近年来持续出台《江苏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江苏省实验室科技人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力举措,充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团队控股’有利于推动科研成果走向‘应用场’。”比较医学研究所是江苏产研院探索“团队控股”专业研究所运行机制的实践典型。比较医学研究所所长、集萃药康董事长高翔介绍,“团队控股”把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把机构的发展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技术成果向市场价值转化。去年集萃药康已在科创板上市,目前拥有2万种小鼠模型、年盈利4亿元。

  眼下,江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正在组织实施一批前沿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奋力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蔡姝雯)

  2023年2月22日,观众在北京市方志馆观看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该展于21日开幕,共设置一百余个故事点,观众可看到现存最早的北京地方志,找到对北京中轴线的最早称谓,欣赏一批北京旧志全家福。

  2023年2月22日,浙江省玉环市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内,五彩缤纷花田绘就一幅美丽湿地的画卷。

  2023年2月21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壮族蚂拐节”民俗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2023年2月21日,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区的瑶海公园内,市民在新建的亲水栈道上散步休闲,感受融融春意。

  2023年2月20日,河南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镇后地村黄河滩地一种粮大户在用喷灌设施为小麦浇水。

  2023年2月20日,河北省任丘市新市民广场,来自北京、任丘市、雄安、高阳县、河间等多地的舞龙表演团队齐聚一堂,为观众们奉献一场场精彩的舞龙表演,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共同迎接农历“二月二”。

  2月18日,“让成长更美好”2022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年度收官活动在沉阳举办。

  2023年2月1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在进行生产作业。山东港口1月份货物吞吐量完成14296.5万吨,同比增长5.3%。集装箱完成3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实现首月发展“开门红”。

  2023年2月18日,安徽马鞍山采石公园内梅花进入盛花期,美丽的花朵提前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赏梅踏春

  西藏阿里,大地宏阔,云卷云舒,气象万千。旭日初升,夕阳下沉,星河旋转……刹那之间,光影变幻,令人目眩神迷。迷离的光影与绚烂的色彩,构成一幅幅美的画面。

  2023年2月17日,“四两千斤双人展”开展,展出了两位当代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包括书法、水墨绘画、艺术装置、多媒体影像等多种创作类型。展览将持续至6月11日。

  2023年2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红梅、白梅相继绽放,引游客前来赏梅拍照、游玩打卡。

  2023年2月15日,观众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美在致广——全国小幅美术精品展。本次展览从1月18日展出至3月26日,共展出近600件征集作品,另有中国美术馆馆藏、特邀作品400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种类

  2023年2月15日,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玉泉区专家人才工作站)的育种试验基地,农业专家在测量果实横径纵径。

  2023年2月14日,铁路江苏连云港站,旅客搭乘动车组列车出行。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于2月15日结束,铁路客流量日趋平稳有序。

  2023年2月1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安徽黄山风景区气温骤降,出现了初春罕见的雾凇美景,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2023年2月12日,三峡船闸实施为期两天的换向运行后,已恢复北上南下正常运行模式。三峡坝上、坝下待闸船舶数量基本达到均衡。

最火资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