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表明,当一些国家试图将世界分裂为不同的小团体,以维护其地缘政治利益时,中国正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的世界,以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独角戏,不主张因为地缘政治竞争将任何国家排除在外,而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超越了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差异,追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地区互联互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本届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引发的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正导致世界加速滑向分裂的深渊,西方与南方国家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深。一系列灾难性地区冲突使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广受质疑,众多南方国家强烈呼吁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值此之时,让我们就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几点分析。 一是这次峰会有力回击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丧失发展动力,以及中国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的谣言。如今,“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个角落产生了数以千计的项目。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合作已从欧亚大陆延伸至非洲、拉丁美洲,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容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但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马歇尔计划”是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西欧,而“一带一路”不寻求经济和主权绑架,是旨在促进中国和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为了解决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因经济不平等引发的发展不平等问题。长久以来的美西方舆论攻击,无法削弱“一带一路”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因为该倡议并不服务于任何国家的排他性地缘政治利益。相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超越了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等诸多差异,旨在推进人类的共同发展。当前,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以及更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中国主张世界和平、共同进步。和平与合作是千年前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并在当前“一带一路”合作中流传延续。“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三是中国始终寻求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新的动力。西方某些人认为,由于所谓的“中国经济放缓”,该倡议正陷入困境。但本届高峰论坛宣布的行动计划表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将继续受益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没有受到西方不实言论的影响。西方长期以来将“一带一路”描述为“债务陷阱”,污称中国试图用“不可持续”的贷款诱骗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最近,一项研究也驳斥了“一带一路”反对者大肆兜售的“债务陷阱”说法。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在各国整体债务规模持续膨胀的情况下,“一带一路”的庞大投资降低了共建国家的政府债务水平。事实上,西方商业债权人和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才是当前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债权人。这意味着,美国正通过印钞和加息,继续加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分表明,中国坚定不移致力于弘扬丝路精神,推进高质量包容性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同时宣布了未来中国将采取的八项行动,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些举措涉及金融、电商、人工智能治理、绿色基建等领域。同时,中国对全球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将同各方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的安全保障。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社会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一招。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勇攀科技高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本期带您走近五位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矢志创新、勇攀高峰的故事里感受浩浩凌云志、巍巍报国心。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日前,南京理工大学庆祝建校70周年科技成果展暨首届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南京理工大学专场”活动举行,共展出200余项“硬科技”“黑科技”成果,吸引了近5000人次参观。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的2023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丝路电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特色优质产品“触网”。 该院历时3年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套电力电子小步长仿真测试平台(REsim),解决了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电力电子装备小步长实时仿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