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潜江资讯网 - 潜江在线,潜江教育、信息、新闻、租房、人才、二手房、咨询网

热门关键词:

“新医者”的收获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5-02-05

  作为一名科研型博士研究生,王佳一直跟随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邹彤,参与多元化可穿戴心血管事件监测诊疗设备的研发和转化工作。

  几乎每天,王佳辗转于可穿戴设备研发实验室、社区医联体诊室和监护室,查看和调整患者佩戴的智能监测腕带,收集并验证心脏节律、血流动力学等关键心血管参数。

  “临床数据采集是关键一环。”邹彤说,通过可穿戴设备数据采集精准度验证和场景化算法能力的迭代优化,力争实现可穿戴设备赋能远程监测和预警,服务于“院前—院内—院外”的3.3亿名心血管病患者。

  “大多数心血管病患者缺乏院外的医疗监测数据,可穿戴监测诊疗设备的研发和推广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与材料学、计算机等跨领域的医工合作,不仅提升了我对医学的认知,也让更多心血管病患者看到诊疗前移、预防前移的希望。”在跟随导师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王佳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打破传统医学与工程界限,成为一名既懂医学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千里之外,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阳街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读于重庆某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陈静,正拿着病历夹,穿梭在诊疗室。

  这个春节,陈静志愿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社会实践。“每一次与患者的接触,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陈静说,既要迅速判断病情,又要耐心安抚家属,这是对专业知识与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医学教育正积极探索创新之路,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医工交叉融合培养。一批批医学生在科研中锻炼创新思维,在临床中积累实践经验,在服务群众中感悟医者仁心。

  “每次听到家属说‘谢谢’,看到患者感激的表情,我都挺有获得感,想当一名好大夫。”口罩后面,陈静眼里透出的笑意很暖。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