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午稍晚时候,西贝官方微博发布了书面致歉信。不过,我注意到,就是这样一封罗永浩发声5天后的正式致歉信,还出来了两个版本,区别只在于一个引号。 第一则致歉信的最后这样写道:正如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向顾客所做的承诺: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新发的致歉信与第一版相比只有一个区别,就是给虐字加上了一个引号。这一变化的目的可能是防止引发新一轮舆情,但是这一删一发之间,大家的关注点就聚焦到了这个“虐”字上了,致歉信本身可能都不重要了。 按照我的理解,致歉信的后半截都纯属多余:顾客就是带着孩子去你店里吃个饭,你把饭菜做得好吃点,食材用好点、新鲜点就行了,没人想虐你,还轮着你待顾客如初恋了。 致歉信中出现“正如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向顾客所做的承诺”这种句式纯属拍老板的马屁,其实是减弱了致歉的诚意。 致歉信快结束的时候还不忘拉上胖东来:“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彻底底向胖东来学习。”你致歉就认真致歉,拉上胖东来做什么呢? 西贝预制菜事件延烧至今,已近一周时间,其间跌宕起伏,甚为热闹。本来只是罗永浩的一句吐槽,因为贾国龙的“过度”应对,变成了国内舆论场最热的舆情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遇到舆情事件,公司创始人直接挺身而出应对,反而演变成了“公关反面案例”屡见不鲜,前有爱康国宾的张黎刚,后有西贝的贾国龙。甚至有公关专业人士大声呼吁:相信专业人士,创始人不要轻易出马。 从近年来的舆情案例来看,在正面宣传上,公司创始人IP可以赢得巨大流量;但是当公司遭遇负面舆情事件时,创始人直接跃上前台,反而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公关危机。 除非是万不得已,在事件发生之初,创始人都应该谋定后动,三思而行,直接跃上前台,反而可能把小事升级为大事,让舆情急剧升级。 |